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动态

    中心教工党支部围绕“一流党员队伍和一流党支部”建设开展学习研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 点击数:

    2023年10月24日,教工二支部老师们首先学习了《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决定》和 2023 年下半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会议精神,然后围绕“一流党员队伍和一流党支部”建设中教师们如何发挥作用问题进行了专题学习和热烈讨论。

    李昊老师认为,“一流党员队伍和一流党支部”建设需要依托一流学科和一流成果。一流学科:依托交叉学科提升边疆学建设,聚焦边疆学学科特色,加强边疆学与政治学、民族性、历史学、法学等相关学科在方法、问题、人员上的交叉。一流成果:保持决策咨询成果优势,针对边疆大繁荣形成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形成一批高水平论文成果,在关键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出版边疆学系列丛书,保持国家级课题立项规模。

    朱晶进老师认为,建设“一流党员队伍和一流党支部”,从一线科研人员的角度来说:一是完善本科课程,使之更好地体现当前的全球政治形势,并纳入政治学学科前沿。二是提供体验式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前往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政治智库实习,鼓励学生出境交流。三是引入跨学科教学,为学生制定旁听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通识课程的计划,邀请其他学科教授来访讲学。四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方法,对有志于在本学科深造的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鼓励其参加教师的科研团队。

    李沛容老师认为,建设“一流党员队伍和一流党支部”需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提供教师前往国内外政治学排名靠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访问交流的机会,使之在教学、学科前燕和政治实践发展中跟上最新步伐。二是在院系内部建立研究型文化,组织以本院系教师为主角的小型研讨会,鼓励本院系教师轮流汇报近期成果或研究思路,请资深教师为有意在高级别期刊发表成果的青年教师提供稿件预审建议。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络,创造本院系在地方性或国家级政治论坛发言发声亮相的机会,旨在将本院系打造为相关问题的思想领袖。五是提供资金,支持海外专家到院交流,增强本院系的全球视野。

    刘秧老师认为,作为青年教师,践行“一流党员队伍和一流党支部”的首要前提是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对自身研究领域和方向,以及研究重点有清晰的认知,对所在的“一流班子”作出贡献;此外,在日常教学中,上好每一节课,每年对课件内容进行调整,对学生的每个问题释疑,为他们打好基础,为践行“一流队伍”添砖加瓦;最后,“一流组织”需要“一流人才”支撑。努力提升自身科研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论文、获奖、研究报告采纳等方面均衡发展,认真对待每一篇研究成果的写作和发表,在自身擅长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也是对“一流人才”的最好诠释。

    陈超老师认为,“一流党员队伍和一流党支部”都要以“一流研究为基础”。首先,“一流组织”需要教学和科研教师有一流的学术功底和一流的学术视野,只有一流的教学研究型老师,才能汇聚成一流的集体。其次,“一流队伍”建设需要以一流的科研团队为根基,只有做出一流的学术成果,才能支撑一流专业建设。最后,“一流班子”需要有一流的研究环境,无论是青年教师成长还是培养一流的硕博士生,都需要一流的学术积累和一流的科研氛围。

    撰稿:陈超